相遇伊犁:赛里木湖+那拉提+独库公路7天6晚
当 2024 年新疆国庆假期 1542.69 万人次的游客数据新鲜出炉时,不少人惊叹于这个数字背后的文旅活力。而随着 2025 年十一黄金周的临近,种种迹象表明,新疆旅游市场将迎来更为火爆的景象。交通网络的完善、政策红利的释放、旅游产品的升级以及持续升温的市场热度,共同指向一个结论:2025 年十一假期的新疆,将成为全国游客目光聚焦的热门目的地,迎来史上最旺的旅游旺季。
要预测 2025 年十一新疆的游客数量,首先需要回顾近年来的增长轨迹。2024 年国庆假期,新疆接待游客 1542.6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77%;实现旅游收入 207.19 亿元,同比增长 16.38%。这一数据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显示出新疆旅游市场强劲的复苏与增长动力。值得注意的是,马蜂窝大数据显示,新疆相关订单量从 2023 年国庆假期的第九名跃升至 2024 年的榜首,标志着新疆在全国游客心中的目的地优先级显著提升。
从细分数据来看,2024 年国庆假期,新疆全区 A 级景区接待游客 1104.6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64%;实现收入 14.32 亿元,同比增长 31.38%。这组数据反映出景区依然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载体,且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能力也在持续增强。其中,喀什古城景区表现尤为抢眼,累计接待游客 116.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58.23%,10 月 4 日单日游客量更是达到 23.46 万人次。这种爆发式增长印证了新疆深度游、文化体验游的巨大吸引力。
交通数据同样印证了旅游市场的火爆。2024 年国庆假期,新疆铁路增开 650 列旅客列车,创下国庆假期增开旅客列车数量历史最高值,日均发送旅客 22.5 万人次,较 2023 年同期增幅 15.8%。公路方面,独库公路截至 10 月 6 日进入车辆 5.35 万辆次,新开通的阿禾公路在开通三日内热度即上涨 90%,截至 10 月 7 日共预约车辆 2.1 万辆。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新疆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坚实基础,也为 2025 年的增长提供了参照系。
2025 年十一新疆旅游市场的热度,将由多重积极因素共同驱动,形成叠加共振效应。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改善无疑是最关键的支撑因素之一。2024 年 10 月,和田至若羌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与南疆铁路、格库铁路新疆段成功 “牵手”,形成了世界首条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这一重大工程的落成,使得南疆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得到质的提升,与过去绕行兰新铁路相比,当地各族群众出疆路程缩短 1000 多公里。
环塔铁路的贯通不仅便利了当地群众出行,更为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 年,首趟 “环塔之旅” 旅游专列已从乌鲁木齐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 11 天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之旅。这种专列旅游产品的推出,将极大地促进南疆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为十一假期的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预计 2025 年十一期间,环塔铁路沿线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区将迎来游客量的显著增长。
公路交通方面,被誉为 “中国最美公路” 的独库公路 2025 年已于 5 月 31 日提前通车,较往年开放时间有所提前。根据惯例,独库公路通常开放至 10 月初,这意味着 2025 年十一假期将处于其开放周期的末期,成为游客体验这条景观大道的最后窗口期。2024 年国庆期间独库公路 5.35 万辆次的进入量已显示出其巨大吸引力,而 2025 年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宣传推广的持续发力,这一数字有望再创新高。
航空方面,新疆的空中通道也在不断扩容。2025 年端午与古尔邦节双节期间,南航计划在新疆市场日均执行航班超 230 班次,覆盖国内外 69 个通航点,上海、深圳、长沙等热门航线订座量同比增幅已超 100%。暑期数据同样亮眼,截至 2025 年 6 月 16 日,国内前往新疆的机票预订量超 35 万张,同比增长约 11%。这些数据预示着 2025 年十一期间,新疆的航空运力供给充足,能够满足大量游客的出行需求。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是推动 2025 年十一新疆旅游升温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入境旅游方面,2025 年新疆迎来了重大政策突破。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首批 160 多名乌兹别克斯坦旅客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入境。根据协定,中乌两国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 30 日、每 180 日累计停留不超过 90 日,免办签证。这一政策将极大便利中亚地区游客赴疆旅游。
与此同时,红其拉甫口岸已于 2024 年 12 月起由季节性开放转为常年开放,进一步提升了新疆对南亚地区的开放水平。2025 年以来,已有来自韩国、法国、德国、瑞士、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18 个国家(地区)的外籍游客享受免签政策从红其拉甫口岸入境。这些政策举措显著扩大了新疆入境旅游的 “朋友圈”,预计 2025 年十一期间,国际游客数量将出现实质性增长,为新疆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在国内旅游政策方面,新疆各地持续推出门票优惠等举措刺激旅游消费。虽然 2025 年十一期间的具体优惠政策尚未公布,但参考 2024-2025 年冬春季的政策,如天山天池在除夕至正月十五免门票、葡萄沟景区免门票、吐鲁番市各 A 级景区执行首次实名购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等,可以预期十一期间仍将有一系列惠民措施出台。这些政策将有效降低旅游成本,提升游客的出行意愿。
旅游市场的繁荣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和政策的推动,更需要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2025 年,新疆旅游产品体系在持续完善升级,为十一假期的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体验选择。这种升级体现在高端住宿设施的建设、特色文旅活动的策划以及新兴旅游线路的开发等多个方面。
在住宿设施方面,新疆正迎来一波高端酒店集群的建设热潮。2025 年 3 月,总投资约 30 亿元的中国绿发新疆华美胜地喀什洲际酒店集群项目正式开建,规划总建筑面积 11 万平方米,总客房数约 890 间,涵盖洲际酒店、华邑酒店、假日套房酒店、智选假日酒店四家品牌酒店。与此同时,赛里木湖酒店集群、昌吉金普顿酒店集群、吐鲁番希尔顿酒店集群等多个高端项目也在推进中。
更重要的是,2025 年 7 月,库尔勒万丽酒店集群、那拉提英迪格酒店集群、伊宁洲际酒店集群等项目已集中开业。这些新增的高品质住宿设施将显著提升新疆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 2025 年十一假期的游客提供更多选择。从旅游发展规律来看,高端酒店的布局往往会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体旅游品质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在特色活动方面,2025 年十一期间新疆各地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乌鲁木齐县计划在 9 月 27 日、28 日举行庆中秋、迎国庆 “明月出天山” 文化旅游活动,包括 3000 米和 5000 米赛马比赛以及不同重量级别的摔跤比赛,每项比赛的前三名可获得马、牛、羊作为奖励。这种充满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能吸引游客参与观赏,更能让游客深度体验新疆的民俗文化。
乌鲁木齐市则计划在国庆节期间(10 月 1 日至 10 月 7 日)举办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舞欢庆国庆节” 主题活动,每天安排不同民族的舞蹈表演,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同时设置互动区域、艺术展览、民族美食节等环节。这些活动将民族文化展示与国庆庆祝有机结合,既丰富了游客的假期生活,又传播了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形象。
从旅游线路产品来看,南北疆环线定制游持续走红,成为 2024 年国庆假期热度最高的玩法产品之一。这一趋势在 2025 年将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将被开发出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线、北疆风光风情线、东疆文化体验线等多条线路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传统的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
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崛起也为新疆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飞猪《2024 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报告显示,新疆图木舒克、塔城等地的预订规模增速领跑全国。国庆假期头 3 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为国庆住宿预订目的地的一匹 “黑马”,”尉犁县酒店” 搜索量同比增长 311%,”博湖县酒店” 搜索量增长 263%。这种趋势表明,新疆旅游正从传统热点向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多点开花的格局。
基于 2024 年的市场表现和 2025 年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 2025 年十一假期新疆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将呈现传统热点与新兴目的地并存的格局。喀纳斯、喀什古城、天山天池等经典景区仍将保持高热度,而一些新兴景区和线路也将迎来客流高峰。
喀纳斯景区作为新疆自然风光的代表,在 2025 年十一期间将迎来最美秋色,预计游客量将再创历史新高。2024 年国庆期间,布尔津县喀纳斯塔桥上的文艺演出吸引了大量游人拍照,反映出喀纳斯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应对十一客流,当地景区在安全巡查、服务保障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为游客提供相对顺畅的游览体验。
喀什古城将继续延续 2024 年的火爆态势。2024 年国庆期间 158.23% 的游客增长率和单日 23.46 万人次的记录,显示出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随着中乌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和喀什洲际酒店集群的建设,2025 年十一期间,喀什将迎来更多国内外游客,体验古城风貌、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当地商户如扶摇摄影店等已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独库公路沿线仍是自驾爱好者的首选。2025 年独库公路于 5 月 31 日通车,至十一假期处于开放末期,这种 “稀缺性” 将刺激更多游客选择在此时体验这条景观大道。根据 2024 年的数据,独库公路截至 10 月 6 日进入车辆 5.35 万辆次,而 2025 年随着环塔铁路的开通和沿线服务设施的完善,这一数字有望突破,形成 “铁路 + 公路” 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新兴目的地中,阿禾公路沿线值得关注。2024 年 9 月 30 日通车后,阿禾公路开通三日内热度即上涨 90%,截至 10 月 7 日共预约车辆 2.1 万辆。这一连接阿勒泰地区的公路将喀纳斯、禾木等景区与周边区域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新的旅游热线。2025 年十一期间,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配套设施的完善,阿禾公路沿线将成为体验北疆风光的新热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游客需要提前做好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出行策略。在时间安排上,建议尽量避开 10 月 2 日至 4 日的客流最高峰,选择假期前期或后期前往,既能获得更好的游览体验,又能节省住宿等旅行成本。参考 2024 年的数据,喀什古城在 10 月 4 日达到单日峰值,这种规律性的高峰可以通过错峰出行有效规避。
在路线选择上,建议采用 “热门景区 + 新兴目的地” 的组合模式。例如,在规划北疆行程时,可以将喀纳斯等热门景区与塔城等新兴目的地结合起来,既能欣赏经典风光,又能体验相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飞猪数据显示,2024 年国庆期间新疆图木舒克、塔城等地的预订规模增速领跑全国,反映出游客对新兴目的地的偏好正在形成。
交通方式的选择需要灵活多样。新疆地域辽阔,不同交通方式各有优势:飞机适合长距离跨区域移动,如从乌鲁木齐到喀什、阿勒泰等;环塔铁路专列适合深度体验南疆风情;自驾游则适合在特定区域内的精细游览,如独库公路、伊昭公路等。2025 年十一期间,建议结合铁路、公路、航空多种方式,优化出行效率。
住宿预订方面,需提前规划并保持灵活性。2024 年国庆期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博湖县酒店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反映出游客向非核心城市扩散的趋势。2025 年,随着库尔勒、那拉提、伊宁等地新酒店集群的开业,游客有了更多住宿选择。建议提前预订主要城市的住宿,而在景区周边可适当保持灵活性,关注实时预订信息。
安全与健康方面,新疆各地景区在假日期间都会加强安全巡查、增设安全警示标识、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等。游客应关注景区官方提示,遵守安全规定,特别是在山区、沙漠等特殊区域游览时,要听从导游和管理人员的安排。同时,新疆早晚温差大,十一期间部分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降雪,需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行程。
文化体验方面,建议积极参与当地举办的民俗文化活动。2025 年十一期间,乌鲁木齐县的赛马摔跤活动和乌鲁木齐市的民族舞蹈活动都提供了深度体验新疆文化的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遵守活动规则,在欣赏和体验中增进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025 年十一新疆旅游市场的火爆态势,不仅是简单的消费热潮,更折射出新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 2024 年 1542.69 万人次到 2025 年的新高度,数字增长的背后是新疆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环境的优化、产品供给的升级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新疆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
交通网络的跨越式发展为新疆旅游注入了核心动力。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的贯通和独库公路等景观大道的优化,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打破了区域壁垒,使得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更便捷地呈现在游客面前。这种 “交通 + 旅游” 的发展模式,正在重塑新疆的旅游空间格局,促进旅游要素的优化配置。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新疆旅游拓展了发展空间。中乌互免签证等入境政策的实施,红其拉甫口岸的常年开放,以及各类门票优惠政策,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既提升了新疆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又降低了国内游客的出行成本。这种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新疆旅游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从高端酒店集群的建设到特色民俗活动的举办,从传统景区的改造提升到新兴线路的开发,新疆旅游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模式向复合型体验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促进了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旅游热潮正在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收入的增长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增进了相互理解,为新疆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025 年十一新疆旅游的火爆,将是新疆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游客而言,十一期间的新疆之行不仅是一次风景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之旅、体验之旅,能够亲身感受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活力和独特魅力。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疆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以更加优质丰富的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贡献文旅力量。